当前位置: 附加器 >> 附加器优势 >> 还天下以公平凭什么附加在户籍上的福利不能
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要求,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意见》称,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已经8年多,消除捆绑在户籍上的福利差别难见根本性的变化,城市中外地户籍仍然是“二等公民”,为什么非得用世袭的身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捆绑在户籍上的福利凭什么就不能平等呢?
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不会有人有意见,但,用不平等的户籍福利来驱赶,能奏效吗?难道现在还会有人要去外地谋生因户籍在本地就不去,能在当地安居乐业因得不到当地户籍而离开吗?
有身份证还要户口簿吗?
人为造成当地和外地户籍福利差别,把外地人变成城市的“二等公民”的意义在哪里?
付出巨大牺牲的外地人没有享受过公平的福利建国之后,改革开放之前,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我国借鉴了苏联的“剪刀差”方式,用统购统销来压低农产品的售价,积蓄工业化的资本。其结果显而易见,占全国90%的农业人口收入低,待遇差,整整两代人默默地为建设国家辛勤付出,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改革开放之后,为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又是同一批人的后代,成为背井离乡的打工人,为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无怨无悔地挥洒汗水和青春。
得益于高等教育的普及,虽然他们的子女有不少经过了高等教育,毕业后进了高档的写字楼,成为了高级打工仔,但仍然绝大部分人无法得到当地的户籍,享受不了与当地人平等的福利:买车、买房要户口、子女上幼儿园、公立学校要户口、毕业高考要回原籍、甚至,连跑个网约车都要当地户籍才不被罚。
就说高考吧,人是一样的,题是一样的,分是一样的,凭什么,非得折腾回去高考?凭什么,户籍地不同,录取率不同?难道,人有贫富差距,还有贵贱等级吗?
已经半个脚踏入发达经济体的我们,仍然需要人为的区分户籍吗?
为建设国家作出牺牲最多的外地人,从没有享受过公平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啊。
人为的户籍区分作用并不大相信会有人说,如果当地户籍和外地户籍福利一样,那外地人会挤爆城市,造成治安等很多社会问题。真是这样吗?
首先说明,不是取消户籍,而是让各地户籍在城市中的作用相等。并且,如果外地人在当地交社保满三年,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和稳定的住所,本人有意愿就可以通过申请得到当地户籍,而不是设置学历、投资、贡献、人才、住房等门槛进行歧视。
积分落户没问题,但条件太高
相信,没有人会仅仅因为户口不在当地,而有能力在当地生活而离开,也不会有人因为有当地户籍,能去外地工作生活而不去,那么,人口控制跟不平等的户籍福利有什么关系?
当,当地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机会,自然会有人愿意留下来。如果其它城市有更舒适的生活条件,自然会有人离开。城市的承载不就是这样吗?
得承认,禁止地下室、群租房居住会有一定的控制人口的作用。进入城市的人多了,自然会推高房租等生活成本。在当地生活不下去的人,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肯定会到其它城市另谋发展。这,确实能够控制城市人口。但,跟人为分出外地户籍和当地户籍,又有什么关系呢?
治安的根本原因不是人口,而是安居乐业有人会说,大量人口无序流入城市会造成治安等许多社会问题,这种人不是以偏盖全就是别有用心。
治安环境恶化的根源,从来不是不带现金用手机支付、也不是严打、视频监控。而是社会动荡,不少人无路可走,生存不下去才会有人挺而走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经历几次严打,但仍然是建国以来治安案件高发,许多重大案件都发生的阶段。这段时期,不正好也是国企下岗的高峰期吗?
只要所有人都有活路,生活幸福,鬼才会居心叵测,非得犯罪不行吧。
应该是反哺外地的人的时候了疫情三年,消费低迷,房地产退烧,国际形势动荡,正是经济转型、促进内需的最好时机。
消除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捆绑的不平等福利,打消外地人在子女教育、买房、买车、养老一系列的后顾之忧,降低城市的落户门槛,不正是促进内需现成的途径和最好的方法吗?
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经跌破1%(8.52‰),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痛失人口第一大国的宝座,被隔壁的三哥超越。
人口负增长即将到来
这个时候,不正应该采取切实措施,降低外地人在当地的生活成本,让曾经为城市建设牺牲很多的外地人,打消养儿育女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夫妻不再分居、骨肉可以团聚,稳定下来,幸福地多生子女的最佳时机吗?
特别是养老部分,为什么,全国不能统一标准呢?
我们伟大的祖国,仍然需要全国人民不分地域,不分高低贵贱,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美好的未来。
外地人,也只不过享受了平等地位,和经济发展的平等福利而已,这不是他们应该得到的吗?
至于有些人在家乡还有宅基地,土地承包权,有偿收回就是,亏欠了外地人那么多,是应该反哺一点的时候了。
自由平等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每个人家庭出身不同,身高长相不同、资质天赋不同,个人际遇不同,贫富差距不同,人人平等,确实是一个理想。
但,拥有人人自由、平等的世界,不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吗?
外地人可以,不挤进城市参与竞争,但,至少,应该有选择的权利。
和谐,人权,理应从平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