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器

金皇甫,原来如此文化灿烂,可以追溯到新石

发布时间:2025/5/18 12:15:29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m/
黄甫遗迹考述:金皇甫,原来如此文化灿烂,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韩二林/整理黄甫,古名皇甫,传说与明代皇族有关。一说朱元璋之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后,建文帝允炆后人隐姓埋名藏匿于此;一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后被俘,其弟朱祁玉继位,后来朱祁镇复辟称帝,朱祁玉夜逃出宫来到黄甫,隐去“朱”姓,只留下“祁”字,即黄甫祁姓始祖。还有一种说法,黄甫因河得名,皇甫河发源于准格尔旗,流经古城、麻镇、黄甫,最后由黄甫镇川口汇入黄河。从境内发现的古遗址考证,远古时代先民就在此劳动、生息、繁衍。在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黄甫共发现各类文物点处,最远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截止年,共发现古遗址80处(其中古村落遗址57处,城堡寨、烽火台遗址23处);古墓葬52处;古建筑寺庙16处;石窟寺及石刻2处;其它遗址3处。黄甫在历史上是边防重地,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明天顺中置堡,弘治中,添设关城。成化十年,延绥巡抚余子俊修边墙千余里,东起黄甫堡的紫城寨。明清年间,曾有驻军把守,为延绥东路军事要冲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本境明清时曾担任总兵、副将、游击等军职的就有9人。现将境内遗迹考述如下,供有识之士参阅。一、古村落遗址宗常山遗址位于黄甫镇宗常山梁上,面积约15万平方米。陶片遍地,文化内涵丰富,有灰、红、黄、白陶。纹饰以绳纹为主,蓝纹次之,磨光陶很多。可辨器形有直筒翁、鬲、罐、甗、斝、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灰沙梁遗址位于黄甫镇小宽坪村的灰沙梁顶部,北纬39°16‵34.3″,东经°07′51.7″,海拔米。呈东北—西南向不规则椭圆状分布,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与黄甫川的相对高度为米。地表散落大量陶器残片,质地分为夹砂灰陶、泥质灰陶、泥质红陶、泥质黑陶。纹饰有细绳纹、蓝纹、刻弦纹、方格纹、附加堆纹、锥刺纹。可辨器形有罐、盆、瓮、钛、缽、鬲等。遗址南部暴露灰坑一处,长1.1米,内含零星陶器残片,土质呈灰褐色,地表发现文化层堆积,厚0.5米,长0.8米,夹杂有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石寨梁遗址位于黄甫镇常王寨村西北的石寨梁山,北纬39°11′47.1″,东经°09′16.1″,海拔米。呈东西向不规则椭圆状,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遗址地表面为梯田,散落大量陶器残片,主要以泥质红陶、夹砂红陶为主,有零星泥质灰陶。纹饰有蓝纹、素面、锥刺纹、粗绳纹。可辨器形有罐、瓶、盆、缽等。遗址南部有文化层堆积,破坏严重,保留较少,厚约1米,可见陶片、料礓石等。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高家墕遗址位于黄甫镇高家墕村的墩梁山顶部,北纬39°16′34.5″,东经°03′48.7″,海拔2米。呈南北向不规则椭圆状,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遗址地表现为耕地,暴露灰坑一处,口径为6米,斜壁凹底内填灰褐色土质,较为纯净,地表散落大量陶器残片,有零星彩陶残片,主要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灰陶,质地分为夹砂红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纹饰有绳纹、蓝纹、素面。可辨器形有罐、瓶、缽。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条墕梁遗址位于黄甫镇柏林峁村的条墕梁山顶部,北纬39°13′14.8″,东经°11′10.3″,海拔米。呈南北向不规则长条状分布,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地表散落大量陶器残片,以泥质红陶为主,质地分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泥质红陶。纹饰有细绳纹、蓝纹。可辨器形有鬲、罐、甑。地表发现石器一件,未发现白灰面及灶坑迹象,据当地村民讲述,早先耕地没有荒废时,曾暴露大量白灰面房址,由于后期对耕地的修整、耕种农作物等生产活动,导致房址破坏严重,现已埋于地下。未见其它文化层堆积。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小宽坪遗址位于黄甫镇小宽坪村北页头梁山南侧的缓坡梯田地内,北纬39°16′05.2″,东经°07′43.8″,海拔米。呈南北向不规则椭圆状分布,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25米,总面积为约平方米。与黄甫川的相对高度为70米,遗址内暴露灰坑两处,其中一处残长0.6米,厚0.3米,遗址南部发现文化层一处,夹杂有零星白瓷片,文化层残长3.5米,厚0.3米,地表散落零星陶器残片石块。遗址未发现其他迹象。属宋元时期遗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5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