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附加器 >> 附加器介绍 >> 人脸识别的新应用图搜
首先,简单说下人脸搜索是什么?了解的人可直接跳过这段。
人脸搜索,即用一张人脸照片,从人脸底库中搜索和这张人脸照片相似度最高的人脸,相似度超过一定阈值,则可认为是两张人脸是同一个身份。
人脸搜索,是人脸识别中应用中非常实用的一项技术,广泛用于门禁、安防场景。还记得“张学友演唱会抓逃犯”事件吗?就是公安系统利用人脸搜索技术,将行人的人脸和国家的人脸库搜索,系统自动识别是否是逃犯。
那么,除了门禁、安防这些耳熟能详的场景外,还有哪些有意思的场景,也能用人脸搜索呢?下面,小编就带你见识下人脸搜索的另类玩法:
1.防薅羊毛
互联网时代,想要推广自家的产品,活动优惠是必不可少。为了吸引客户,注册的门槛都很低,一般只需要留下一个手机号即可。不过这也吸引了大批的羊毛党,他们通常都有大量手机号,而且口口相传,只要让一个羊毛党知道,便会有大批的羊毛党奔赴现场。拼多多一夜之间,被黑产团伙盗取数千万元优惠券的案例,依然历历在目。
那么,有没有既能防薅羊毛,又能降低注册门槛的手段呢?有,人脸搜索,简直就是为这个场景完美而生。
防薅羊毛方面:人脸能代表一个人的身份,再加上活体识别,能防止冒名顶替、欺诈等行为;
降低注册门槛方面:只需刷一下脸,即可判断用户身份,不用输入手机号,也不用输入密码。
具体技术实现上,也很简单:
第一步:用户进入到活动页面,注册的时候,使用活体识别功能,抓取用户人脸照片并录入底库。
第二步:根据客户的业务流程,可以让用户补充更多的个人信息(手机号、标签等),并与人脸做关联
这样,如果用户想重复注册,人脸搜索会检测到他已经注册过,系统可自动拒绝。
怎么样,是不是简单高效又实用?
2.人脸巡检
在结构复杂的组织中,比如大型公司、连锁商场、政府机构等,都会有监督制度。比如在连锁店中,每个城市都会有若干的区域督导,监督门店的员工是否按时上班、是否按照店内的规则制度执行工作。但是城市中的门店很多,且很多岗位,例如销售导购等,人员流动性大,督导不可能认清所有的人。传统通过CRM或者纸质打卡的监管,对于员工串通替代打卡,冒名顶替等作弊形式,难以形成有效监督。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大学时候的上课打卡?
那么,人脸搜索又能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想象一下,督导进到店里,打开一个手机上的APP,使用人脸识别,让店内的员工都扫一下脸,该员工的个人信息、考勤记录等,都能显示出来,是不是很方便快捷?而且保证是本人的记录。
具体实现上:
第一步员工注册:员工入职后,录入身份信息与人脸
第二步监督人员拿着手机,打开手机APP,使用人脸识别进行员工巡检。同时,使用活体检测,也能防止监督人员用照片作假。这样,对监督人员与被监督人员,都能防止造假行为。
附加:如果能将人脸和员工的其他信息联系起来,监督人员巡检时,便能获取更多信息。比如,使用人脸识别考勤,便能获取员工所有的考勤信息;
类似的,在工地场景中,人脸巡检也是一项很实用的功能,能随时查询该人员是否是工地的员工,提升工地人员的安全性。
所以,对于人员复杂,相互之间不熟悉的监督场景,人脸搜索能很方便快速的查询到用户身份,并防止冒名顶替等欺诈行为。
3.刷脸支付
支付方式,经历了现金支付à银行卡支付à移动支付,而到现在,AI支付(刷脸支付),因为其便捷性(无须记密码、不用带卡)也越来越成为趋势。
刷脸支付,大体上也分成两种场景:开放场景与封闭场景。
所谓开放场景,就是将人脸系统与金融系统对接起来,通过刷脸,匹配到用户的银行卡、支付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