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器

循规有矩建家园探访海淀老旧小区物业管

发布时间:2022/12/2 2:31:33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4780766.html

打开家门,电梯直接下楼,楼下有干净整洁的环境,一眼望去小区停车、垃圾分类都是有序管理……这种曾经在“高档”小区才享有的标准化管理,如今走入了越来越多海淀普通的老旧小区里。拥抱我们的小康生活,今天让我们来看——

加装电梯为老楼开了“美颜”

暑热的盛夏,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冶金研究院社区却迎来了一件让人舒心愉快的事情。小营东路5号院3号楼3个单元老楼加装的新电梯正式运行,自此,45户居民开启了坐电梯上下楼的新生活。

“原来孩子们都劝我搬家,接我去有电梯的新房里住。可我舍不得这里的老邻居、老朋友,一直盼着老楼加装电梯的好政策能落实到我们这儿来。现在好了,梦想成真,上楼不用再‘吭哧吭哧’爬楼梯了。”家住5层、今年66岁的韩世伟大爷说。

据介绍,冶金研究院社区建于上世纪60年代,居民以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的退休职工为主,年龄大多都在70岁以上。小营东路5号院共有9栋楼,居民都盼着能加装电梯。但只有3号楼和6号楼具备施工条件。6号楼还涉及占用绿地、减少车位等问题,3号楼相对简单。3号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有40年。

响应居民呼声,从年7月开始,西三旗街道和冶金研究院社区就开始推动老楼加装电梯工作。“光下户我们就下了三次,主要是一层、二层的居民担心采光受影响,担心施工扰民。”冶金研究院社区党委书记谢萍介绍。经过社区近一年反复讲解相关政策、做居民工作,3号楼45户终于全部同意,项目得以启动。

楼本体是否牢固、地下管线是否需要改移、电力电压是否能够带动运行……老楼也给施工增加了难度。从开工到完工前后经历了近2年时间。工程在年底进入收尾阶段,因为疫情延期。复工复产后,街道联系建设方,在严格防疫的基础上加紧建设。今年6月,电梯投入试运行。

冶金研究院社区党委书记谢萍介绍:“因为疫情原因,加装电梯过程受到了一些耽搁。其实在年底工程已经进行到收尾阶段,为了让居民们早日用上电梯,复工复产后,我们联系施工建设公司,在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的情况下,加紧完成工程。”

西三旗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除了冶金社区,今年西三旗街道还在积极推进建材东一里社区17部电梯,以及电科院社区5部电梯的加装工作,争取让更多居民,能在老楼里过上有电梯的日子。

据了解,电梯使用实行“谁用谁交钱”原则,交了钱的居民可以刷卡乘坐电梯。购买年卡还可以9折优惠。对于电梯改造工程的费用问题,海淀区目前采取“政府引导,业主自愿、免费安装、有偿使用”的模式。也就是说,电梯的安装费用不需要居民承担,但后期使用需要付费,政府将来也会给予一定补贴。

记者还了解到,电梯运行需要专门的动力电,居民生活使用的是民用电,是两套用电体统,目前海淀区部分老旧小区不能满足这一用电需求,成为老楼加装电梯后不能尽快使用的原因之一。记者还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从开始为老旧小区安装电梯的开始,我区就在研究电梯专用用电系统。“居民生活用电的容量及电压不能满足加装电梯的需要,尤其多部电梯集中安装运行,对电压电容有更高要求,需要增压增容后,才能支持电梯运行。”

为了尽快解决电力增容问题,海淀专门研究关于加装电梯电力增容所需费用问题,决定对由于加装电梯用电不足的部分进行增容,费用由区政府负担。

引入物业让老旧小区“有规矩”

“21号楼外突然多了许多老鼠,物业可以加强环境管理吗?”近日,八里庄街道首师大社区居委会接到张先生的反映。“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小区物业,并和街道城市管理分中心联系。”社区居委会主任说。在相关部门配合下,重新增补了鼠药盒,封堵了设备间等公共区域的鼠洞。张先生告诉记者:“物业还提供了部分家用粘鼠板,街道、居委会和物业迅速行动,让民意直达,很快解决了问题,小区环境更好了。”

日前,八里庄街道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内容深入社区。“只有前期工作做扎实,才能获得牢固的群众基础,后期参与社区治理工作中才能底气足、更自信,”八里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曾涛说。

在北玲珑巷社区,试点物业管理区域有余户居民。对于社区开什么会、谁参加……经调研获悉,物业管理和居民间双向互动不够。调研组向物管会提出:“要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做到民意直达;要通过开展物业活动,加强《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的宣传学习;要广泛发动,组织居民参与进来,确保知晓率;候选人要征求居民意见,无意见的要签字确认,确保选出来的人员是群众放心认可的。”

无独有偶。日前中关村街道北里、豪景两社区也分别召开物业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中关村街道两家“物管会”正式成立,履行工作职责,为居民排忧解难。

北里小区属于典型的无物业小区,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框架下,物管会设主任一名,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设副主任委员一名,由党组织推荐一名社区居民代表担任,其他委员由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多类型居民代表组成。豪景社区大泥湾小区属于老旧小区,目前只有5号楼有物业管理。如何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或提升水平是居民关心的问题。物业负责人讲解了目前管理服务,并与“物管会”成员交流了后续管理思路、停车管理、小区物业全覆盖方式等内容。未来,中关村街道将逐步实现30个社区物管会全覆盖,努力让“物管会”当好居民代言人、物业监督员、关系协调员。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按照海淀区三年工作行动计划及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提高“三率”的工作要求,到今年年底,全区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将达到30%,党组织覆盖率将达到30%,物业服务覆盖率将达到60%,我区各街道相继召开专题调度会、培训会,稳步推进物业管理区域划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了解,履行工作职责,为居民排忧解难。

志愿服务自己的家自己要出份力

“1小时志愿活动=1个积分=1个灭火器年检。”——巧妙的换算公式背后,是青龙桥街道福缘门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淑华和伙伴们的智慧结晶。“如何发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志愿服务中来?如何让垃圾分类的理念和知识,深入居民心中?”这一次,福缘门给出了创新解决方案。

自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垃圾分类工作,正在海淀各社区如火如荼地进行。从政策宣传、分类指导,到投放点值守,志愿者们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淑华告诉记者,在她和团队的商议和琢磨下,一个新点子诞生了——今年,社区居委会为这项年检服务赋予了特殊的“附加值”,1小时志愿活动=1个积分=1个灭火器年检。

“社区号召居民以志愿活动积分,来换取年检服务,而取得积分的方式,我们自然首推垃圾分类志愿活动。”就这样,在张淑华和她的团队的首推下,进入7月以来,福缘门社区居委会积极开拓思路,用“以真诚服务换来志愿行动”,引导居民从“社区服务”走向“服务社区”,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没问题,我要预约!”“做好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是小区房东和所有居民应尽的义务,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前几天,活动通知在小区居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5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