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器

苏联基洛夫巡洋舰和美国提康德罗加,谁更厉

发布时间:2022/5/27 17:15:10   

作者:霄羽/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与商务合作,请联系potereio

和美国海军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作战理念不同,冷战初期的苏联红海军既没有对手那样财大气粗的底气,也受到甚嚣尘上的「航母无用论」的影响,因此其海军装备发展的重点一向是潜艇。至于建造大型水面战舰,对于他们来说既无心也无力。

不过,进入上世纪70年代之后,在「红色马汉」戈尔什科夫的推动下,苏联红海军的大型水面舰艇在执政者的雄心之下由蓝图变为现实。年,「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首次亮相波罗的海。和这艘几乎浑身都是导弹的庞然大物相比,排水量近万吨,美军引以为傲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居然成了轻量级选手,这自然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震惊。

戈尔什科夫

时过境迁,昔日的4艘海上巨兽基洛夫如今仅有一艘「彼得大帝」号还在服役;而提康德罗加最年轻的一艘也服役了30年。这不禁让人遐想:这两款巡洋舰假如狭路相逢,决一死战,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彼得大帝号

反舰火力基洛夫强很多

我们先就双方纸面上反映出的硬实力做一对比。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满载排水量约吨,最大航速超过30节,续航海里。与之相比,满载排水量高达2.43万吨的基洛夫级巡洋舰续航能力达1.4万海里,远胜提康德罗加。毕竟常规动力与核动力是没法比的。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堪称海战多面手,防空、反潜、反舰乃至对地打击都有拿手好戏。不过,作为航母的「带刀护卫」,该舰的主要使命是为航母提供区域防空,因此防空武器系统才是其重中之重。

该舰装备的「标准Ⅱ」防空导弹为一代经典之作,其独具特色的复合制导,使得照射雷达只需在末端发挥作用,而不需要自始至终指引导弹,这就使得敌方空中目标几乎没有躲避和干扰的反应时间。这一技术在当年是极为先进的,近乎无解。

标准II防空导弹

提康德罗加拥有个MK41垂直发射单元,且具备「一坑四弹」能力,可以对空中目标实施饱和攻击。这样的防空能力,不要说四十年前,即便放在今天也是领先全球的。

基洛夫的防空导弹种类齐全,包括了SA-N-6「雷声」、SA-N-9「长手套」、SA-N-4「壁虎」远中近各种型号,再加上AK-近防炮,构成了从区域防空到点防御的4层防空火力网。这样的防空火力密度,是超过提康德罗加的,但这些苏制导弹的命中率是无法和标准Ⅱ相比的。

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苏俄海军的反舰火力一个比一个强,基洛夫上装了20枚最大射程达到公里的SS-N-19「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其千克的高爆战斗部(也可换战术核弹头)足以瘫痪任何一艘战舰。

美军的反舰任务由航母承担,巡洋舰并不以反舰见长。提康德罗加仅有两座4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反射器,备弹总共8枚,射程仅公里。鱼叉最大的优势是精度极高(单发命中率95%),但射程和威力上劣势太大,加之数量太少,威胁远不及花岗岩。

花岗岩反舰导弹

如果说防空能力双方各有所长、难分伯仲的话,那么在反舰火力上,苏联人无疑要占据很大的优势。

单挑实力基洛夫无敌

在信息化作战的时代,单纯比较谁的导弹数量多、射程远、威力大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在火控电子系统方面,苏联存在天生的短板,与美国始终存在代差,这一弱点使得其火力优势大打折扣。

提康德罗加是装备划时代的「宙斯盾」系统的第一种战舰,以SPY-IA相控阵雷达为核心的作战系统能够实现度空域的实时监控,能在40海里外的距离发现、跟踪低空目标,在海里外发现、跟踪高空目标,不仅反应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而且能同时跟踪监视多个空中目标,并引导18枚防空导弹进行攻击。

基洛夫配备的「顶对」雷达对大型飞机的探测距离为公里,对2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公里,这在当时也属世界先进水平,但毕竟和相控阵雷达存在技术代差,表现在先期发现海空目标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快速发动火力打击的能力,以及对整支舰队的指挥控制能力,均没法和装备了宙斯盾系统的美国战舰相比。

基洛夫号巡洋舰

由此看来,基洛夫的火力强度冠绝全球,硬实力占据上风;但提康德罗加有宙斯盾护身,软实力胜过对手。这样说来,假如两者海上单挑,在制信息权方面占据明显优势的提康德罗加一定会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从而占据上风了?

实际情况未必如此。假设双方均未能融入体系作战的前提下,谁也没有预警机帮忙,双方都只能依靠自身雷达探测,都要受到地球曲面的影响,因此提康德罗加在相控阵雷达方面的优势被削弱,而基洛夫凭借高大的上层建筑,反而可能看得更远。一旦让基洛夫先发制人,那20枚超音速的花岗岩导弹可比美国军舰上那8枚慢悠悠的鱼叉厉害多了。

基洛夫巡洋舰的上层建筑

虽说宙斯盾舰以防空为其看家本领,标准Ⅱ舰空导弹也确实值得信赖,但要想在实战中织起一道密不通风的防空网,把苏联人一窝蜂般打来的数十枚反舰导弹一枚不剩地全部击落,那恐怕是上帝也难以做到的。

反过来讲,美军亚音速的鱼叉导弹对基洛夫的威胁,远不如花岗岩对提康德罗加的威胁大。要知道,论起垂发防空导弹的数量,基洛夫比提康德罗加更多,再加上8座射速高达1万发/分钟的AK-近防炮,其防空能力并不亚于以防空为主业的对手。

AK-近防炮

可以说,要论单挑,基洛夫在当年基本是无敌的,提康德罗加不是对手。

体系作战美军绝对上风

不过,在现代海战中,基本不会出现单挑的局面,因此这样的对比并无多大意义。一旦进入到「群殴」状态,那么体系作战更为完备的美军无疑会大战上风。

对于美国海军来说,反舰的任务主要由航母上的舰载攻击机来完成,因为反舰导弹射程再远也远不过飞机作战半径,「以空制海」正是美国海军的拿手好戏。

在这样的战术思想下,提康德罗加的任务就是为防御能力很差的航母提供区域防空,至于鱼叉导弹的作用最多也就是补个刀。另外,该舰从一开始设计时的定位就是担任舰队中的防空指挥舰,因此装备了4面大型相控阵雷达,拥有强大的信息搜集处理和指挥控制能力,至今仍然在航母打击群里担任指挥舰的核心角色。

鱼叉反舰导弹

而基洛夫则不同,在没有航母,或者说航母战斗力远逊于美军的苏联红海军中,它在海上编队里必须在反舰、防空、反潜三个方面均承担核心任务,在舰队中的地位远高于提康德罗加。

苏联海军因为航母不堪大用,所以只能依靠军舰自身发起攻击,甚至连基辅、库兹涅佐夫这样的航母上都拥有重型反舰导弹,必要的时候不惜赤膊上阵,和敌人同归于尽。在这样的战术思想下,基洛夫拥有如此变态的火力也就可以理解了。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当双方均融入体系作战之后,提康德罗加依靠其强大的信息共享能力,能把不同军舰的性能优势加以高效整合,在一支舰队中相互帮忙,取长补短,轻而易举就能实现「1+1>2」的效果。

反观基洛夫,尽管其信息处理能力在苏俄海军中首屈一指,但终究远不及宙斯盾,因此苏俄海军的相互协同能力要逊色得多。再说,苏俄海军中各舰的防空水平参差不齐,过于依赖基洛夫的单舰火力所提供的防空网,这对舰队整体作战效能的发挥是非常不利的。

美国航母战斗群

当今世界,只有美俄两国海军拥有巡洋舰,从两国对巡洋舰赋予的使命上,则可看出两国海军发展的方向。对比基洛夫和提康德罗加,不难看出,美军的发展方向无疑是更加符合现代战争的内在规律的,也是被实践证明正确了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9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