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器简介
乐器是可奏出音色音律,并能进行音乐艺术再创造的器物。相较于普通的工业产品,乐器要求外观造型精美,且具备良好的声学品质(包括音色、音乐和规定的音准高度)。因此,通常乐器选材相对严格。
目前,中国乐器市场常见的划分角度有两种:
1.按照乐器的发源地划分,国内市场常见的乐器可分为民族乐器(中乐器)和西洋乐器(西乐器)两大类。
图1:乐器分类(按发源地)
民族乐器是中国的特色乐器,代表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包含琴、筝、箫、笛、二胡、琵琶、丝竹、鼓等乐器。通常,民族乐器也可按照发声方式进一步划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拉弦乐器四类。
图2:民族乐器分类(按发声方式)
西洋乐器主要是指18世纪后,欧洲国家已定型的管弦乐器、打击乐器及键盘乐器。管弦乐器可进一步细分为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弦乐器。其中,木管乐器起源早,音色丰富,常用来表现大自然和乡村生活情景;铜管乐器音色雄壮、辉煌、热烈;弦乐器音色柔美、动听。打击乐器主要用于乐曲气氛渲染,键盘乐器音域宽广,可同时发出多个乐音。
2.按照现代声学物理归类手段,常见的乐器可分为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弦鸣乐器和电鸣乐器五类。
体鸣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自由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需其他媒介振动体。常见的体鸣乐器包含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缶(中国古代)、乐杵(中国台湾)、乐杯(欧美)等。
膜鸣乐器由紧绷的膜振动发音。此类乐器均以张紧的膜为声源体,通过敲击、摩擦或以声波等方式激发,使其振动发声。常见的膜鸣乐器包括锅型鼓、摇奏鼓、擦奏鼓等多种鼓类。
气鸣乐器发声以空气为激振动力。此类乐器包括簧风琴、手风琴、口琴等自由簧乐器以及一些特殊的发声器,如牛吼镖等。
弦鸣乐器由绷紧的弦振动发音。常见的弦鸣乐器包含古筝、扬琴、古琴等琴类乐器。
电鸣乐器以电子方法改变或摹拟传统乐器发音。通常,此类乐器包括电扩音乐器、纯电子乐器、电子转奏器和电子音响合成器。
图3:乐器种类(按现代物理声学)
二.乐器行业发展历程
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爱乐者更多追求乐器质量的改善,为乐器中高端消费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不断完善的政策规范体系在乐器企业选材、设计、生产、销售、检测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有效规范乐器市场发展的秩序,产品质量、销售服务品质得以保证,增加消费者乐器消费的信心,推动乐器消费行业的持续发展。
据头豹数据显示,中国乐器行业的市场规模由年的.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年的.6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在未来五年中,中国经济大环境趋向稳定,国内乐器行业也将稳步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在年增长至.1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
中国乐器行业萌芽于先秦时期,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三个阶段:
民国以前,中国乐器行业处于奠基阶段。在此阶段,随着朝代更迭,不断有新的乐器产生、流行、失传至消亡。如,夏商周时期流行的乐器包含编钟、编磬、石埙、琴、瑟、鼓、铙等,至明清时期,随着笙箫、筝、扬琴、琵琶等乐器的流行,先秦时期乐器已失传。封建
社会的乐器通常为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由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国家的音乐文化相互交流、互通碰撞产生。祭祀、军乐、戏曲、说唱等音乐应用场景不断增多,乐器的种类、表现手法、音质(音量、音域、音色)随之丰富与完善。
民国时期至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乐器行业发展进入了融合期。这一时期,受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西洋音乐传入并开始流行,逐渐与中国传统音乐融合,共同促进中、西乐器的发展。民国时期,欧洲古典音乐、西方音乐知识在沿海城市流行,促进西洋乐器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流行。
以上海为例,歌舞厅开始演奏中西结合的新音乐,爵士曲风与中国传统旋律结合,形成了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钢琴、小提琴、二胡等乐器不时同台演奏,传统音乐与西洋音乐不断碰撞、融合,产生新的音乐。建国后,革命歌曲、样板戏流行,以二胡、琵琶、古筝、唢呐、扬琴等为代表的中国民族乐器逐渐发展成熟。
以古筝为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筝的弦数逐渐增加至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直至二十六弦;七十年代,筝弦材质由丝弦转变为钢丝弦、尼龙缠弦等,此时古筝音域更广,表现力更加丰富。
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逐渐开放、经济发展和消费者收入的提高,中国乐器行业进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西洋乐器爱好者数量反超民族乐器,深受乐器爱好者喜爱。目前,中国已逐步成为乐器消费的主要市场之一,众多国际知名乐器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已形成广东、浙江、上海等加工及贸易基地。中国爱乐者开始选择国际知名品牌的钢琴、提琴、号管等西洋乐器,同时,消费升级也为国际中高档乐器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以钢琴为例,年,中国城镇居民每万户家庭的钢琴拥有量为台,其他中高档乐器拥有量为件。
这一时期,中高端乐器消费呈上升趋势,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更加活跃,乐器产业与音乐教育和技术服务结合更加紧密。
三.乐器行业产业链
乐器行业的产业链构成较为复杂,参与者众多。乐器产业链上游参与者是乐器原材料供应商,包含木板、毛毡或绒布、金属等上游零部件的供应商主体、加工主体,供应商为乐器加工企业、乐器零售品牌提供主要的乐器材料;产业链中游的主体是乐器零售品牌、加工制造厂;产业链下游涉及乐器的零售渠道和消费者。
图4:中国乐器产业链
1.原材料供应商
原材料供应商指乐器及其零部件生产、制造、调试、组装等全部流程所需材料、设备的供应企业。以钢琴生产为例,原材料通常涉及木板、毛毡、绒布、金属(铁板等)、喷漆设备、踏板、琴弦、五金、塑料件等,生产流程较为复杂。
原材料的来源有国产和进口两种,高端钢琴使用的木板、油漆等重要原材料依赖于进口。近两年来,由于贸易摩擦等原因,乐器原材料供应量不稳定,引起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乐器生产成本上涨。
此外,部分重要零部件涉及金属锻造、抛光及油漆处理行业,受现阶段生产技术限制,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较多。
自年修订版的《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税法》颁布、实施以来,部分乐器上游企业关门整顿甚至淘汰出局,短期内,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原材料供应,进一步加剧原材料上涨趋势。长远来看,新政的实施对于乐器生产上游产业的环保升级转型,行业健康、
稳定的发展意义深远。相关资料显示,每年乐器行业相关原材料价格上浮幅度约为3-5%,零售价格随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上调,最终由终端消费者承担。
2.乐器零售品牌
乐器品牌方是指乐器产品零售品牌商,包含各类琴行、乐器商贸公司等。乐器品牌方依托乐器加工工厂,结合渠道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乐器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购买途径、培训教育服务、售后维修服务等。
目前,国内市场知名的乐器零售品牌有柏斯琴行、利通琴行、知音琴行等,这些品牌专营乐器产品或以乐器产品销售为主营业务,零售门店众多,在整个乐器市场影响力较强。
琴行出售的乐器商品中,由于钢琴爱好群体广泛,且相较于其它乐器,单价较高,传统钢琴(竖式钢琴、三角钢琴等)占据乐器销售总额比重较大。各类琴行、商贸公司同时经营线上乐器店铺,开拓乐器销售线上渠道。
线上乐器销售中,电钢琴受欢迎程度较高,单价相对传统钢琴较低。拥有连锁琴行五年战略管理经验的专家统计,年,全国电钢产能约20万架,市场规模8亿元规模,行业发展迅速,规模化电钢琴企业如雅马哈近两年销售额年均增长超过50%。为扩大整体经营利润、稳定乐器生产质量,乐器零售企业通常通过并购方式成立乐器生产工厂,向产业链上游发展,增强议价能力和竞争力。
3.乐器加工厂
乐器加工厂指生产、制造、组装乐器及其零部件的企业,或者接受委托进行零部件、乐器产品代加工的工厂。以钢琴为例,乐器的加工需要经历选材、零部件生产、刷漆、组装共鸣盘、琴身合成、总装配、包装入库等流程。流程相对复杂,涉及多项生产技术。
从数量和规模上看,目前中国乐器加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不等的加工企业(户)数万家,从业人员数十万人。其中,较为著名的加工厂商包括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宜昌金宝乐器制造、天津市津宝乐器、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海伦钢琴股份等。占据乐器加工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多数为钢琴生产加工企业,如珠江钢琴、海伦钢琴股份等公司,年产能较高,综合实力较强。
相对于零售行业,乐器加工行业集中度较高,下游产业订单集中于少数规模化生产企业。乐器生产的相对集中导致生产制造企业在面对零售企业时议价权提升。此外,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可度较高也是规模化乐器生产企业议价权较高的原因。
4.零售渠道
乐器行业的下游参与者为零售渠道商及消费者。具体而言,乐器的零售渠道可划分为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两类。其中,线上渠道是指电商平台(如淘宝、天猫等)、社交平台(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