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附加器 >> 附加器前景 >> LED产业深度报告行业回暖,集中度与结构
1.LED行业回暖,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
1.1.海外订单流入,中国照明行业出口双位数增长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发布了《年前三季度中国照明行业出口情况报告》,LED照明产品今年1-9月累计出口额为.6亿美元,同比增长5.45%,回升态势十分明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席卷全球之后,海外供给端出出现产能缺口,同时,由于国内疫情恢复控制较好,工厂开工率快速恢复,海外订单流入。
海外出口单月新高,疫情带来海外替代机会。海外出口单月新高为7月,单月出口56亿美元,随后略有回落,主要因: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提升;2、防疫物品出口提振项速趋于平缓;3、海外各国复工复产,外需边际进一步改善,但海外工厂停摆情况缓和,对我国出口有一定抑制。但我们认为,海外疫情,工厂停摆,不仅是带来了国内供应商的短暂替代机会,而是 供应商对外输出替代的大好机会。
1.2.受益疫情回暖与新基建拉动,LED显示有望回暖
根据《小间距LED调研白皮书》,年LED显示屏市场的专业显示、商业显示、公共显示和民用显示的占比分别为35.84%、53.76%、8.67%和1.16%。专业显示和商业显示依然是LED的支柱型应用场景,以大尺寸TV为代表的民用显示仍然处在发展阶段。
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为63.35亿美金,CR8为53.5%。厂商市占率排名前八大厂商中,除了排名第三的达科和年首次进入前七名的三星,其余厂商均来自中国,三星由于近年来在MiniLED显示的积极出货,单价高,对其整体LED显示的营收贡献大,首次进入前七名。
今年以来,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上半年中国大陆商显市场整体下滑明显,同比下降21%。各细分领域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教育、服务、地产、交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根据主要的LED显示上市公司数据来看,年1-9月,LED显示屏收入为96.13亿元,同比下滑32.43%,其中因联建光电剥离广告业务,同比数据存在较大非LED显示行业因素,若不考虑联建光电,主要的LED显示屏上市公司年1-9月收入为87.18%,同比下滑35.14%。
单季度看,受疫情影响,年前三季度,主要的LED显示屏公司收入都大幅低于去年同比数据,随着疫情回暖,新基建的投入,LED显示总体收入环比有所增长。
LED显示能够满足超高清、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化、信息化的智能显示需求,将成为新基建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的部分。由此,LED显示产业有望受益整体新基建的成长红利。
2.LED订单回暖,上市公司谁最受益?
中国制造率先复工复产,凸显了生产制造和供应链方面的优势,有效弥补了全球因疫情导致各国大面积停工停产造成的供给缺口,对他国出口的“替代转移效应”持续显现。年1-10月,中国照明全行业累计出口额为.75亿美元,同比增长8.79%。其中LED照明产品1-10月累计出口额为.6亿美元,同比增长9.95%。目前,结合相关出口企业在手订单判断,全年的出口实现正增长,同时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的结果为大概率,因此,国内LED企业预计将充分享受出口红利。
我们将LED行业分为LED芯片、LED封装及下游照明环节,以数据判断LED行业回暖情况及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情况。
2.1.LED芯片:毛利率回升,白光芯片涨价
从上游LED芯片行业来看,收入比重 的依旧是龙头公司三安光电,第三季度LED芯片上市公司合计收入46.34亿元,同比增长24.14%,环比增长25.46%,收入端较去年有显著的回暖。
盈利能力方面,从三季报看LED芯片行业,澳洋顺昌、华灿光电和乾照光电均实现毛利率环比回升,这说明了随着下游行业景气度的回升,上游芯片供需关系得到改善,芯片环节利润率回升。
此外,根据我们对LED芯片行业白癜风的研究,过往LED行业均由华灿光电、乾照光电、澳洋顺昌等企业毛利率先行反转,主要因其存货水平及存货周转率恢复较快,因此毛利率反弹速度较快;我们认为,随着三安光电存货逐季下降,毛利率将如过往两次周期阶段,实现快速反弹。
从周转天数上来看,四个LED芯片公司周转天数情况符合我们上面的判断,随着周转情况的好转,LED芯片公司盈利能力逐渐回暖。
从中国台湾地区LED芯片环节来看,我们也能看到月度的环比增长。分季度看,Q2中国台湾地区LED芯片环节合计收入为13.35亿元,同比减少11.30%;Q3,随着LED行业回暖,收入合计为15.78亿元,同比去年增加0.01亿元;截至年10月单月,中国台湾LED芯片合计收入为6.02亿元,同比增加16.89%。因此,结合中国地区LED芯片厂商来看,整体LED芯片环节收入景气度逐步回暖。
需求叠加原材料涨价,白光芯片涨价。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11月至今LED照明芯片产品价格开始上涨,整体涨幅约为10%~20%,主要因部分中国大陆LED芯片厂商逐渐退出中低阶LED芯片市场,致使一些规格的产品供给减少,加上随着终端库存降低、原材料涨价与国际市场需求回温所致。芯片涨价符合LED企业毛利率回升的趋势,芯片涨价主要原因为原材料涨价,叠加由于疫情原因,上半年供给下滑,然而随着疫情的回暖,国内外的需求快速复苏,海外出口更是同比去年实现连续双位数的同比增长;在供需关系缓和及原材料涨价的前提下,部分跌破现金流成本的白光LED芯片价格开始上升。
存货利润率逐步回暖,深耕布局高潜力利基产品是主旋律。后续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外需求持续强劲增长,LED芯片环节存货将实现逐季出清,同时行业利润率将逐步回升;此外,布局深耕项高潜力利基产品,强化产品区隔性,才是突破现有的发展格局的方向,车用照明与红外线、IRLED产品、植物照明、高功率LED、红外/紫外LED、MiniLED、MicroLED等新兴高端应用领域的需求在快速增长中,因此业务结构调整优化,将是LED芯片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2.LED封装:产业承接转移,中国LED封装市占率提升
在LED封装环节,Q2合计收入为69.19亿元,同比下降22.55%,主要因疫情影响,上半年LED封装整体利用率下滑,截至Q2,封装收入占比前三分别为木林森、国星光电和鸿利智汇。
单季度看,Q3LED封装主要公司收入环比增25.10%,同比减少6.87%,主要因疫情国内回暖,复工良好,同时,海外LED企业停工,订单流入国外,三季度LED封装企业环比回暖。木林森三季度业务包含成品收入,若不考虑木林森收入,国星、鸿利智汇、瑞丰光电等封装公司Q3收入为30.16亿元,环比增长10.64%,同比增长6.44%。
产业转移承接带来封装机遇。中国大陆在近10年内承接了全球产业转移,根据LEDinside统计,年中国大陆在全球LED封装供给端的市占率达到71%,海外产能主要聚焦于车用照明等相对高端的市场需求,而通用照明、景观照明、LED显示和背光等传统应用大部分来自大陆供应商。
GGII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LED显示屏行业总规模达亿元,同比增长13.25%,其中RGB封装市场规模达亿元,同比增长11.88%。随着封装大厂RGB产能的快速扩张,RGB封装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据高工新型显示从市场调研的信息来看,目前中国RGB封装市场月出货约为KK—KK,排名前十的RGB封装企业出货量占据了其中的近85%。其中集中度提高最为明显的是小间距显示封装市场。
从收入方面看,中国厂商携靠近市场以及成本竞争力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木林森、国星光电陆续进入全球前10大LED厂商行列,老牌LED企业陆续被挤出榜单。即使位列前十的厂商,例如Lumileds,OSRAMOS也出现股东易主的情况。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并且上市LED企业接连加码扩产,LED封装器件价格呈下降趋势,众多中小型封装企业生存空间日益缩小,逐步退出市场,大企业在供应链管控、良率管控、生产效率、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得以继续发展壮大,未来经过兼并重组和自然淘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3.LED照明:国内外需求复苏,渠道带来集中度提升
从下游LED照明端来看,今年前两个季度受疫情影响,收入同比下滑较大,下滑分别为23.09%和9.54%,3-5月份国内疫情趋向稳定后,生产和供应链逐步复苏,照明整体出口回升势头明显,,前期积压订单进入执行释放期,6月单月出口LED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Q3照明环节收入环比增长20.43%,同比增长7.89%。
存货方面,LED照明环节存货由年三季度达到峰值,随后行业存货逐季度下降,截至年三季度,存货合计为95.25亿元;同时,行业存货周转天数也逐渐改善,同比来看,行业合计存货周转天数.15天,去年同期为.17天,下降.01天。
看LED照明环节,年CR5为70.52%,年CR5为71.05%,CR3占比由44.63%上升为55.66%,整体集中度向龙头集中。前列企业依旧为欧普、阳光、佛山照明等企业,木林森则通过对下游的垂直整合,收购了海外朗德万斯,成为国内收入占比 的照明企业。其中18年-19年,收入逆势增长的有木林森、欧普照明、得邦照明、三雄极光、海洋王、晨丰科技、金莱特、雷曼光电。
LED集中度提高,渠道发力是主因。LED照明行业下游的应用场景较为广泛,涵盖了家居、商业、工业、办公、教育等,其终端消费者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消费者。下游客户以大型家居产品零售卖场、超市等渠道客户以及照明和家电领域的品牌客户为主,也包括工程商。国内销售主要渠道包括商场、超市、经销商、五金、电商等。
渠道为王,下沉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照明灯饰行业已经从高速发展期过渡到成熟期,面对市场的激励竞争与自身经营生存压力,寻求增量扩张、进行渠道布局是LED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