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各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以及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产替代的声音愈发高涨。所谓国产替代,指的是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对国外企业生产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品的替代。国产化替代的通常规律顺序为:从低端到中端,再到高端,如果是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这个规律会更明显。
一、完成国产替代的现在有哪些?
搜索引擎百度替代谷歌,电商阿里、京东等代替易趣。云南白药牙膏替代高露洁、佳洁士已经稳稳占据行业老大。通化通宝的二代胰岛素,甘李的三代胰岛素也开始国产替代。手机的华为、小米、vivo等占据了行业半壁江山。心血管支架如今被乐普、微创、吉威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远超进口。
可口可乐和雪碧等饮料老大,被王老吉一度超越。飞科在剃须刀市场已经取代松下、博朗、飞利浦,完成市场占有率60%以上成为佼佼者。
随着国产激光打破外资垄断,倒逼外资降价,中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实现国产替代在80%以上。中端化妆品也在不断侵蚀外资市场,珀莱雅、丸美、相宜本草等已经大幅替代外资市场。
绿色能源、汽车、创新药、仿制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都已经出现行业崛起龙头。高端壁垒行业,在长期也会逐渐渗透,这是大的趋势。
以上只是列出的部分国产替代的产业,只是冰山一角。
二、国产替代的领域。
国产替代一定是发生在具有某些科技含量的,被外资垄断的行业。在替代之前,国内企业无法生产同类的产品或只能生产低端的,低附加值的产品。比如芯片、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特种材料、特定行业的软件等。
三、国产替代的可能性。
国产替代的产品一定是ToB的,也就是工业品领域,ToC的产品也就是消费品领域。比如手机,汽车,PC等,消费者对这些产品具有自主选择权,而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较多,可能涉及性能、价格、外观、品牌、信任度等。外观、品牌、信任度等这些相对主观的因素,短时间内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使得即使有同样性价比的国产产品出现时,短时间内也难以替代。
企业在采购工业产品时,几乎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