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全方位便利,也开始质疑内容产品附加的不良作用,赞美科技造福人类也谴责算法麻痹思维。“反技术潮流”中的内容产品,就在这样的褒奖与批评中,迭代更新。美国人在搬家时都会考虑邻居与自己的意识形态是否接近,这个有趣的现象是新闻工作者比尔·毕肖普(BillBishop)在他的著作《大排序》(TheBigSort)中提出的。将这种考虑应用在媒体领域,则体现在美国大选网络上政治两极分化、点开新闻主页看到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凡此种种,这样能分隔开人们意识形态的算法被称为“过滤气泡”。气泡量身为你打造,它们把你包裹在属于你个人的信息世界。“过滤气泡”用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流,过滤掉了与你观点相异或你不喜欢的信息。当然,你也看不到那些被剔除的信息。所以电影蜘蛛侠最近可能常出现在首页,蝙蝠侠却消失很久。于是,连带责任般的,算法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如何“戳泡”呢?兼听则明“RAA”一款新闻app站出来宣战。“ReadAcrosstheAisle(简称RAA)”希望能帮助用户把新闻选择习惯变得多元化,于是他们打造了一组“意识形态波谱”,根据媒体自带政治倾向,将《赫芬顿邮报》设为最左,福克斯新闻设为最右,中间包括了诸如《纽约客》、NPR(国家公共电台)、《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20家新闻媒体,通过这些媒体的属性来追踪和定位用户的阅读习惯。你在渐变色光谱的哪一区?这个类似天平波谱位于页面底部,作为指示,指针所在的位置代表着文章意识形态倾向程度和用户阅读时长。随着用户阅读某一倾向文章的时长增加,指针就会渐渐滑向极端。RAA作为一个非强制提醒,用光谱色条引导读者主动戳泡,试图让他们注意内容的均衡和多元。RAA的创始人尼克·鲁姆表示,“这款app就是给那些觉得自己的阅读内容并不均衡的人使用的。常年选择一个口味,发现了问题,想要换口味的人最适合它。”“戳破你的泡泡”《卫报》在戳泡运动上也有所行动,他们设置了一个“戳破你的气泡”专栏。《卫报》政治观点偏左,但他们坚持每周精选5篇保守派文章发布在专栏上,这虽然与报纸自身立场相悖,为了拓宽读者视野,他们表示愿意这样做。栏目负责人詹森·威尔森表示开设戳泡专栏的原因,是想给“那些想要了解保守派想法,但没时间整合的读者”提供信息。信息从传者到受者是非线性流动,当选择信息时,不难理解受众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地图选择并接触熟悉且对自己有吸引力的内容。为了避免观点极化,像“RAA”这样的努力可能并不能根除算法技术带来的问题。但作为观念上的引导、打破隔离墙的一股推力,很显然是有价值的。新闻编辑部现在必须采取行动来了解这个计算时代,减少对新闻业的信任危机。平台对算法的规范和审查,加之读者自己主动跳出信息舒适圈,才能有效戳泡,顺利呼吸到新世界的空气。捞一把游走在沉迷边缘的人冬日寒风凌冽依然挣扎着滑动屏幕,好友相聚也无法阻止下拉刷新的肌肉记忆,不用看更多的数据,放下手机的确很难。“技术上瘾”的担忧这些年被各界反复提起却依然悬而未决,尽管不清楚科技巨头们是否真的情愿看着用户使用时长减少、参与度下降,但他们在推出反沉迷系统方面都表现出了强执行力。游戏业的达摩克斯之剑互联网时代加速催生了网络游戏产业的爆发,面对随之而来的谴责,如何防止游戏沉迷,特别是让作为“数字原生代”的青少年群体不过分沉迷网络世界,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作为网游产业大国的韩国,最著名的手段是“游戏宵禁”,午夜12点到凌晨6点,所有游戏都禁止未成年人登陆。除此之外还会限制游戏网速,实名后未成年人就不能愉快玩耍了,游戏画面动不动卡成ppt,估计要被队友实力嫌弃。强制措施亦有鼓励手段加持,韩国会开展一些线下活动以帮助“数字原生代”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也有网友称反沉迷太严以致于失去了玩游戏的欲望,已卸载。一边是道德责任的约束,一边是用户流失的惆怅,游戏行业想获得好口碑实在是道阻且艰。时间跟踪器不能防止自己沦陷,就要靠外力制约,这也让越来越多的时间管理类软件兴起。去年6月,苹果在WWDC(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iOS更新,“屏幕使用时间”这个功能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它会按照每一天、每一周为用户提供简报。这份简报包括你每天使用手机时长、解锁手机次数和应用的使用频次。通过量化图表来直观地提醒用户自我改正,当你看见自己一天有6小时都在娱乐时,可能会产生些许愧疚感而收敛自己的沉迷程度。除此之外还有强制力稍强一点的功能——“应用限额”和“停用时间”,用户可以自己设定某一时间段无法打开手机或手机里的应用程序。整个手机禁用、app分类禁用、不同时间段禁用、使用总量禁用……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反沉迷操作,对有需求的用户来说是福音。比如想限制孩子玩手机时间的家长,就可以通过自己的iCloud帐号为孩子的设备进行设置,这样有助于让孩子高效学习、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726.html